洛江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北部,东与惠安县相邻,西接南安市、鲤城区,南连丰泽区,北倚戴云山脉,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古以来,洛江区就是中原汉人入闽的重要通道之一,因此汇聚了众多独具特色的闽南文化,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藏匿在洛江区域内的仙公山风景区。
仙公山的历史沿革
据《泉州府志》记载,仙公山自唐代起就成为一方名胜,山势雄伟壮观,景色迷人,山上不仅有诸多寺庙和历史文物,而且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相传宋代时,有位得道高僧在此修炼并飞升成仙,仙公山也因此得名,自明嘉靖年间起,仙公山的香火逐渐鼎盛起来,各地信徒络绎不绝地前来参拜,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后,如今的仙公山已成为闽南地区一处重要的佛教圣地和旅游景点。
自然风光
步入仙公山景区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树环绕、碧水长流,整个景区由主峰以及周围十几个小山包组成,总面积超过4平方公里,这里四季分明,春天满山遍野都是绚烂的鲜花;夏天凉风习习,是避暑的好去处;秋天树叶变黄变红,别有一番风味;冬天虽冷但依旧充满生机,特别是冬季时,若遇到下雪天,整座仙公山便如同仙境般神秘而美丽。
山中空气清新宜人,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沿着蜿蜒曲折的小径一路向上攀爬,沿途可以欣赏到奇峰异石、瀑布溪流等自然美景,尤其是“龙潭飞瀑”最为著名,它坐落在深山峡谷之中,从山顶直泻而下形成一条高达百米左右的瀑布,水声如雷,景象壮观。“玉女峰”、“卧佛岩”等地质景观也各具特色,令游客赞叹不已。
寺庙古迹
除了自然风光外,仙公山的寺庙古迹同样令人向往,作为一处重要的佛教圣地,山上有众多历史悠久的寺庙,其中最知名的当属“广化寺”,该寺始建于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珍藏有许多珍贵文物,如宋元时期的佛像、明代木雕等。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为“仙公诞辰”,此时的仙公山热闹非凡,许多信徒会携带香烛前往广化寺祈福许愿,据说,求签问卜十分灵验,除了广化寺外,山上的其他寺庙如“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等也是游人必到之处,这些寺庙多建于明清时期,规模宏伟,建筑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生态环境
仙公山还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天然林保护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到95%以上,据统计,这里拥有近200种高等植物,其中包括多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如福建柏、红豆杉等;同时也有许多珍稀动物栖息于此,如猕猴、穿山甲等,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片宝贵的土地,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近年来对景区进行了大规模绿化工作,并严格限制游客数量以减少人为破坏。
民俗风情
每年春节期间,在仙公山都会举办为期一周的民俗文化节活动,届时,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汇聚一堂,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既有传统庙会、灯谜猜谜等老少皆宜的娱乐项目;也有舞狮、耍龙灯等传统民间艺术表演,在此期间还可以品尝到各种地道的闽南小吃,让人大饱口福,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闽南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洛江区的仙公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于一体的绝佳旅行目的地,不论是欣赏美景、探寻古迹,还是感受民俗文化,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满足,相信随着宣传力度加大以及相关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个美丽的角落,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馈赠,感悟人生旅途中的点点滴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