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芽山风景区旅游攻略:轻松规划小众秘境之旅,避开人潮享受自然奇观

说来你可能不信,我第一次听说芦芽山是在一本泛黄的县志里。那时我正为寻找小众旅行地翻遍资料,突然就被"芦芽山"这个充满生机的名字吸引了——仿佛能看见春雨后破土而出的嫩绿芦笋。后来真正站在山脚下,才发现这片位于山西宁武的原始秘境,远比想象中更让人惊喜。

1.1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芦芽山稳稳坐落在吕梁山脉北端,距离太原大约三小时车程。如果你打开山西地图,会在忻州市宁武县东寨镇附近找到这片占地约300平方公里的生态王国。

这里的海拔很有意思——从1300米的山脚一路攀升至2736米的主峰。我至今记得第一次攀登时的感受,就像在短短几小时内经历了从温带到寒带的垂直穿越。山脚下还是一片葱郁的针阔混交林,随着高度上升,云杉和落叶松逐渐占据视野,到了山顶附近,那些在石缝间顽强生长的矮曲林,总让人想起盆景艺术家的杰作。

特别要提的是马仑草原。在海拔2700米的山顶拥有如此开阔的高山草甸,这在地质学上算是个小小的奇迹。夏天来这里,你会看见不知名的野花在膝间摇曳,远处吃草的牛群脖子上的铃铛声随风飘来。这种立体多变的生态系统,让芦芽山成为了华北地区罕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

1.2 历史文化背景

芦芽山的故事要从三千年前说起。考古学家在山麓发现的祭祀遗址表明,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就是人们心中的神圣之地。

最鼎盛的时期当属隋唐——那些依山而建的寺庙群见证了佛教文化的繁荣。我特别喜欢太子殿的传说,据说因小王子在此修行得名。站在那些历经风雨的古老建筑前,你能感受到时光在石雕上留下的痕迹,每一道裂纹都像是历史的注脚。

明清时期,这里成了晋商通往蒙古草原的重要通道。想象一下,驼铃声声,商队沿着山间古道缓缓前行,把茶叶和布匹运往草原,再把皮毛和奶酪带回中原。这些商业活动意外地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融,你在山间偶尔能看到的蒙文石刻,就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抗日战争时期,芦芽山茂密的森林成为了革命根据地的天然屏障。当地老人会指着某处山洞告诉你,这里曾经存放过物资,那里曾经隐蔽过伤员。这些口耳相传的故事,为这座山增添了另一层深刻的意义。

1.3 主要景点分布

芦芽山的景点分布很有规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区域,对初次来访的游客特别友好。

核心区芦芽山主峰为中心,包含马仑草原、情人谷和整片原始森林。这里是整个风景区的精华所在,适合喜欢徒步的游客。我记得在情人谷遇到一对银发夫妻,他们说每年结婚纪念日都要来走一次那条蜿蜒的木栈道,“走了三十年,每次感觉都像第一次”。

天池湖泊群在山的西侧,由大小十五个天然湖泊组成。管涔山天池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湖水清澈得能看见水底的卵石。听说冬天湖面结冰时,阳光照在上面会折射出梦幻的蓝色,可惜我每次都是夏季到访,还没机会亲眼见证。

悬崖古栈道区适合喜欢刺激的游客。那些在垂直崖壁上凿出的栈道,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过。走在上面,一边是岩壁,一边是深渊,心跳不自觉就会加速。不过安全措施做得很到位,只要不故意冒险,完全不用担心。

万年冰洞可能是最让人惊叹的景点。在海拔2000米的山腰,存在一个全年结冰的天然冰洞。外面夏日炎炎,洞内却冰雕玉琢,这种反差体验确实难得。科学解释说这是特殊的地质结构形成的“地热负异常”现象,但站在那些千年不化的冰柱前,你更愿意相信这是大自然开的奇妙玩笑。

这些景点通过完善的步道系统连接,你可以根据体力和时间灵活安排路线。我个人建议至少留出两天时间,才能不错过芦芽山想要告诉你的每一个故事。

去年秋天带朋友去芦芽山,刚到山脚就被眼前的景色震住了——整座山像是打翻了调色盘,金黄、赭红、墨绿层层晕染。朋友脱口而出:“这季节选得太对了!”其实选择游览时间确实是个技术活,不同的季节,芦芽山会给你完全不同的惊喜。

2.1 四季特色与气候特点

春天的芦芽山像个刚睡醒的孩子。四月到五月,冰雪消融,那些叫“芦芽”的山峰真的像雨后春笋般透着嫩绿。山脚的野桃花、杜鹃花渐次开放,但山顶可能还有残雪。这时候气温变化很大,早晚可能要穿薄羽绒,中午一件长袖就够。我记得五月初那次,在山脚晒得冒汗,到半山腰却碰上一场细雪,真是奇妙的体验。

夏季是芦芽山最舒适的季节。六月到八月,平均温度在18-25度之间,简直是天然空调。这时候植被最茂盛,马仑草原变成翠绿的地毯,上面点缀着各种小野花。不过七月下旬到八月是雨季,说不定哪片云飘过来就下场雨。建议随身带件轻便雨衣,山里天气说变就变。

秋天的芦芽山最上镜。九月中旬到十月底,枫树、桦树、落叶松陆续变色,从金黄到火红,层层叠叠美得不像话。这时候能见度也高,适合拍全景照片。早晚温差大,但白天徒步特别舒服。我手机里至今存着去年十月在情人谷拍的照片,阳光透过金黄的树叶洒在木栈道上,那种温暖的光影语言难以形容。

冬季的芦芽山是静谧的。十一月到次年三月,雪后的山林银装素裹,万年冰洞这时候显得格外应景。虽然部分路段会封闭,但雪景确实震撼。温度会降到零下十几度,必须做好保暖。不过游客特别少,如果你喜欢安静的雪景,这时候来能独占整座山。

2.2 不同季节的游览建议

春季适合植物爱好者和摄影师。四月底到五月初,带上微距镜头去拍那些刚刚萌发的嫩芽和初开的花朵。建议重点游览海拔较低的区域,比如山脚下的混交林带,那里的生命复苏最为明显。记得穿防滑的鞋子,融雪后的山路有些湿滑。

夏季是家庭出游的黄金期。带孩子的话,马仑草原绝对值得一去——他们在草地上奔跑,你躺在花丛边休息,各得其所。推荐清晨或傍晚登山,避开正午的太阳。如果遇到下雨,不妨转战万年冰洞,那里四季恒温,正好避雨。

秋季留给徒步爱好者。这时候能见度好,山路干爽,最适合走那些长线步道。我特别推荐九月底的悬崖古栈道,脚下是万丈深渊,眼前是漫山红叶,那种视觉冲击力终身难忘。记得带够存储卡,这里的秋色会让你拍个不停。

冬季只推荐给有准备的游客。如果不怕冷,雪后的芦芽山确实美得超凡脱俗。建议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在专业向导带领下体验雪中徒步。万年冰洞这时候最壮观,冰柱冰挂比平时更加晶莹剔透。不过部分山路会结冰,一定要穿戴冰爪。

2.3 节假日与淡旺季选择

重要提醒:国庆黄金周(10月1-7日)和五一假期,芦芽山会迎来游客高峰。去年国庆我陪家人再去,排队等缆车就花了四十多分钟。如果你讨厌拥挤,最好避开这些时段。

其实五月下旬和九月初是很好的折中选择。天气舒适,游客不多,住宿价格也合理。这时候既能享受好天气,又不必人挤人。

七月到八月是暑假旺季,但主要集中在周末。如果工作日能请假过来,体验会好很多。记得提前预订住宿,特别是那些景观好的民宿,很容易爆满。

冬季除了春节假期,基本都属于淡季。门票和住宿都有折扣,适合预算有限的游客。不过部分设施会关闭,出行前最好查一下景区公告。

说到底,芦芽山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美。关键是根据你的期待来安排——想看生机勃勃就来春天,想避暑徒步就选夏天,爱拍照追秋色锁定秋天,享受静谧雪景则勇敢挑战冬天。这座山从来不会让认真对待它的人失望。

上个月帮同事规划芦芽山行程,她看到门票价格后松了口气:“比想象中亲民多了。”确实,芦芽山的票价设置挺合理,既保证了景区运营,又给各类游客留出了优惠空间。掌握这些购票技巧,能让你省下不少预算。

3.1 成人票与学生票价格

芦芽山的基础门票分为旺季和淡季两档。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执行旺季票价,成人票每张120元。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属于淡季,票价降至80元。这个差价其实挺划算的——冬季的雪景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季节,人还少得多。

学生朋友们记得带上学生证,全日制在校大学生、研究生都能享受半价优惠。我表弟去年暑假就用学生证买了张60元的旺季票,省下的钱刚好够他在山上吃两顿特色餐。验证学生证时工作人员会仔细核对注册信息和有效期,假证在这里可行不通。

3.2 儿童、老人优惠政策

带孩子的家庭会喜欢这里的儿童政策。身高1.2米以下的小朋友完全免费,1.2米至1.4米享受半价优惠。这个设置很贴心,毕竟很多景区的身高线还卡在1.2米。上周在景区门口看到个妈妈带着双胞胎,两个孩子都刚过1.2米,买两张半价票比全价省了整整120元。

老年人优惠分为两档:60周岁至64周岁凭身份证享受半价,65周岁以上免票。我邻居张爷爷上个月刚满65,特意约了老伙计们来爬山,几个老人乐呵呵地在免票通道合影留念。记得提醒长辈带上身份证原件,照片或复印件是不作数的。

3.3 团体票与套票选择

如果是单位团建或同学聚会,团体票能省下一大笔。20人以上成团,提前三天预约可以享受8折优惠。去年我们公司团建,32个人一起出行,光门票就省了768元。团体票需要指定负责人统一购票和入园,建议提前把人员名单整理好。

套票是最受欢迎的选择。基础套票包含门票和往返观光车票,比单独购买便宜15元。深度游套票则增加了万年冰洞和悬崖栈道两个收费景点,总价比特意便宜30%。对于第一次来的游客,我通常推荐深度游套票——这几个景点确实值得一看,套票能省下不少麻烦。

景区还推出了家庭套票,两大一小总共280元,比单独购票便宜40元。这个套餐特别适合带着读小学的孩子出行的家庭,已经把儿童半价优惠考虑进去了。

所有门票都可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提前购买,扫码入园非常方便。节假日建议提前购票,去年国庆就看到好几个临时到场才发现票已售罄的游客。现在景区实行限流,现场买票有时候要等很久。

聪明的游客会把省下的门票钱用在体验提升上——比如坐一次缆车俯瞰全景,或者在山上民宿多住一晚。芦芽山的美值得你慢慢品味,而这些优惠政策正好给了你更多停留的理由。

去年秋天带父母去芦芽山,导航显示还有五公里时,母亲望着蜿蜒的山路有些担心。其实现在的交通条件已经改善很多,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能舒适抵达。掌握这些交通信息,你的芦芽山之旅就成功了一半。

4.1 自驾路线与停车场信息

从太原出发的自驾路线最为成熟。沿二广高速向北行驶约180公里,在芦芽山出口下高速,再根据指示牌行驶20公里即可到达景区。这条路线路况良好,普通家用轿车也能轻松应对。我通常会在高速服务区休息一次,全程大约需要两个半小时。

景区设有三个主要停车场。南门停车场最大,能容纳800辆车,离主入口最近。西门停车场相对小巧,但离缆车站更近。北门停车场适合计划从后山开始游览的游客。停车费很亲民——小型车全天15元,过夜30元。旺季的周末建议早上九点前到达,去年十月有个周末,南门停车场十点半就停满了。

新能源车主可以放心,每个停车场都配备了充电桩。南门停车场有6个快充桩,西门有4个慢充桩。充电费用按市价计算,还免收停车费。这个设置真的很贴心,我开电动车去的朋友对此赞不绝口。

4.2 公共交通出行方式

太原汽车站每天有六班直达芦芽山的旅游专线。首班早上七点发车,末班下午四点,车程约三小时。票价48元,可以直接在“山西全域旅游”小程序上购票。记得选择靠窗的座位,后半程的山景特别震撼。

如果错过直达班车,可以先坐到宁武县城再转车。太原到宁武的班车每半小时一班,到达宁武汽车站后,乘坐前往芦芽山的乡村公交即可。这条线路虽然多一次换乘,但班次更灵活,适合起晚了的游客。转车时不用着急,宁武汽车站门口永远有等待接驳的绿色小巴。

高铁出行正在成为新选择。乘坐大西高铁到原平西站,出站后打车前往景区约需40分钟。这个方案适合从西安、大同方向过来的游客,能把车程缩短到两小时以内。上周遇到从西安来的游客,他们就是选择高铁加打车的方式,说比全程自驾轻松多了。

4.3 景区内部交通安排

进入景区后,观光车是连接各景点的主力。观光车票60元,可以在任意站点上下,运营时间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六点。车次很密集,基本等待不超过十分钟。建议把票根收好,每次上车都要查验。

三条观光车线路覆盖了主要景点。蓝线通往万年冰洞和悬空村,红线连接马仑草原和情人谷,绿线则服务天池群和汾河源头。第一次来的游客可能会纠结选哪条线,其实完全不用——观光车是环线运行,你可以随时换乘。

体力充沛的游客可以尝试徒步路线。从游客中心到马仑草原的步道修得很好,全程约五公里,沿途设有多个观景台。我更喜欢边走边拍,这段路慢慢走需要两小时,但风景绝对值回时间。

特殊景点需要额外交通工具。前往悬崖栈道必须乘坐专用接驳车,车费已包含在栈道门票内。芦芽山索道是俯瞰全景的最佳选择,单程50元,往返80元。建议上山徒步下山坐索道,这样既体验了爬山的乐趣,又不会太累。

景区还提供包车服务,适合家庭或小团体。七座电瓶车每小时150元,配有讲解员。上次带爷爷奶奶就是这样玩的,他们腿脚不便,包车让整个游览轻松愉快。

无论选择哪种交通方式,提前规划都能让旅程更顺畅。芦芽山的交通网络已经相当完善,你要做的只是放松心情,享受这段山水之间的美好时光。

芦芽山风景区旅游攻略:轻松规划小众秘境之旅,避开人潮享受自然奇观

站在马仑草原的观景台时,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摄影师愿意在这里等待数小时。晨光穿过云层洒在草甸上的那个瞬间,整座山仿佛被镀上了金边。芦芽山的魅力不仅在于那些标志性景点,更在于每个角落都可能给你惊喜的偶然相遇。

5.1 必游景点详细介绍

万年冰洞是芦芽山最不可思议的存在。外面烈日炎炎,洞内却常年保持在零下4度。一百多万年的冰川奇迹就这样藏在山腹中,冰柱、冰帘、冰花组成的地下宫殿让人忘记季节。记得租件棉衣再进去,上次我穿着短袖直接冲进去,三分钟就狼狈地逃出来了。

马仑草原的高山草甸绵延两千多亩,七月到九月是它最美的季节。各种野花像打翻的调色盘散落在绿毯上,远处吃草的牛群脖子上的铃铛声随风飘来。这里海拔两千六百米,视野开阔得能望见远处的汾河如银色丝带缠绕山间。

悬崖栈道需要些勇气才能挑战。这条在垂直崖壁上开凿的通道仅容一人通过,最窄处只有四十厘米。手握铁索侧身挪步时,能清晰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但付出是值得的——栈道尽头的视野堪称芦芽山之最,云海翻涌时仿佛漫步天际。

悬空村整个建在百米高的悬崖边上,房屋后半部悬空,仅靠木柱支撑。村民们依然保持着传统生活方式,清晨炊烟从崖边升起的样子宛如仙境。在村里的小茶馆坐坐,老板会给你讲他爷爷那辈人为什么选择把家安在这么危险的地方。

情人谷听着浪漫,实际上是一条深邃的峡谷。谷底溪流潺潺,两岸奇峰对峙,阳光只能正午时分直射谷底。行走在谷中的木栈道上,温度瞬间降低五度,是夏日避暑的绝佳去处。据说在这里表白成功的情侣都会得到山的祝福,虽然无法考证,但氛围确实到位。

汾河源头藏在密林深处的一汪清泉。这个看似普通的水潭却是山西母亲河的起点,泉水清澈见底,终年不冻。很多游客会在这里装一瓶水带走,寓意带走好运。我每次来都会喝上几口,那种甘甜确实是瓶装水无法比拟的。

5.2 特色游览路线推荐

一日精华游适合时间紧张的游客。早上直奔万年冰洞避开人流,中午在马仑草原野餐,下午走悬崖栈道后乘坐索道下山。这条路线能打卡三大王牌景点,去年带北京来的朋友就是这样安排的,他们回去后发的朋友圈收获了几百个赞。

两日深度游让你真正感受芦芽山的节奏。第一天走西线:悬空村、汾河源头、情人谷,晚上住在景区内的民宿。第二天游览东线:马仑草原、悬崖栈道、万年冰洞。这样安排不会太赶,傍晚在民宿露台看日落的时间变得奢侈而美好。

摄影发烧友路线需要起早贪黑。清晨在马仑草原拍日出云海,上午在悬空村捕捉光影变化,下午去情人谷拍摄溪流慢门,傍晚在悬崖栈道等待日落金山。记得带够存储卡和备用电池,这里的每个转角都是按下快门的理由。

家庭亲子游要以安全舒适为主。乘坐观光车直达汾河源头,在平缓的步道上散步,然后去万年冰洞体验冰火两重天。避开悬崖栈道这种高强度项目,选择草原区的骑马体验会更受孩子欢迎。上周遇到的一家人就是这样玩的,小朋友离开时还恋恋不舍。

徒步爱好者可以尝试串联步道。从游客中心出发,经汾河源头上到马仑草原,再沿山脊线走到悬崖栈道,全程约十二公里。这条路线的海拔变化大,风景层次极其丰富,是普通游客很少体验的芦芽山另一面。记得穿专业的登山鞋,普通运动鞋可能会让你后悔。

5.3 摄影点与观景台位置

马仑草原观景台是拍摄日出的黄金机位。面对东方无任何遮挡,夏季日出时间约在五点十分。提前半小时到达才能占到前排位置,三脚架在这里是紧俏资源。日出前后的蓝色时刻其实比太阳跃出那一刻更迷人,天空层次丰富得像水彩画。

悬空村的最佳拍摄点在村对面的小山包上。从这里能用长焦镜头捕捉村庄与悬崖的惊险关系,早晨八点到九点的侧光让木屋的纹理格外清晰。村民已经习惯了每天都有摄影师在这里蹲守,有时还会配合地晾晒农作物增加画面生气。

情人谷的慢门流水照需要在谷底寻找合适位置。带上一块ND减光镜,把快门速度调到一秒以上,流动的溪水就会变成丝绸般的效果。正午阳光直射时反而最适合拍摄,光线能穿透水花形成漂亮的光斑。

万年冰洞内允许拍照但禁止使用三脚架。高感光度相机在这里优势明显,大光圈镜头能捕捉到冰晶的细节。我的经验是把ISO调到1600以上,靠在冰壁上稳定机身,虽然画质略有损失,但总好过拍出模糊的照片。

悬崖栈道中段的凸出平台是拍摄云海的最佳地点。雨后天晴的早晨,云海出现的概率最高。在这里自拍要注意安全,最好使用手机广角镜头,能把险峻的栈道和壮观的云海一起收入画面。

汾河源头适合拍摄人文题材。当地人来取水的场景很有生活气息,下午四点后光线柔和,逆光拍摄的水花会闪闪发光。征得同意后拍摄村民肖像,他们脸上被山风雕刻的皱纹比任何风景都更有故事感。

芦芽山的美需要慢下来才能发现。不必执着于打卡所有景点,坐在草原上发呆,在溪边把脚浸入凉水,和村民聊聊天,这些瞬间往往比照片更难忘。带上好奇心和足够的存储空间,这座山会回报你超出预期的惊喜。

在悬空村那家老茶馆歇脚时,老板给我续了第三杯茶。“很多人来去匆匆,连茶叶舒展的时间都不愿意等。”他慢悠悠地说。这句话点醒了我——游览芦芽山,除了规划路线,更需要懂得如何融入这里的节奏。

6.1 住宿与餐饮建议

景区内的几家民宿各具特色。马仑草原附近的“云顶小屋”推开窗就是无垠草甸,清晨能在床上看日出。悬空村旁的“崖居人家”保留着传统民居结构,木梁发出的轻微吱呀声带着时光痕迹。我偏爱汾河源头边的“清源客栈”,晚上枕着流水声入眠,比任何白噪音都治愈。

想要更多选择可以住到景区外的东寨镇。酒店条件更好,价格也实惠些,缺点是每天要多花四十分钟车程进出。旺季时记得提前两周预订,去年国庆有游客临时找房,最后只能在车里过夜。

餐饮方面,山里的食材简单却鲜美。凉拌蕨菜、地皮菜炒鸡蛋、土豆烤姥姥这些当地菜值得尝试。悬空村的农家乐会用山泉水煮粥,那股清甜城里绝对喝不到。马仑草原休息区有热水供应,自带泡面在这里冲泡,对着群山吃泡面的体验意外地美好。

自备些高能量零食很有必要。爬山消耗大,牛肉干、巧克力、坚果能在关键时刻补充体力。我的背包常备山西特产太谷饼,不容易压碎,甜度适中,在悬崖栈道中间休息时啃一口特别满足。

6.2 必备装备与安全须知

一双防滑登山鞋比什么都重要。芦芽山的步道多石阶,雨后格外湿滑。见过穿高跟鞋爬山的女士,最后是扶着栏杆一步步挪下来的,那画面看着都心疼。运动鞋勉强可以,但专业登山鞋的抓地力能让你在陡坡上自信很多。

山区天气说变就变,轻薄羽绒服或防风外套应该常年放在背包里。哪怕山下烈日当头,万年冰洞附近也可能突然起风。上次八月去马仑草原,一阵雨过后温度直降十度,幸好带了外套,看着只穿短袖的游客瑟瑟发抖的样子,深刻理解了“有备无患”。

安全方面要特别注意悬崖栈道段。虽然防护措施完善,但拍照时务必停步握紧栏杆。手机坠崖的悲剧每个月都在上演,景区救援队打捞一次要冒很大风险。带小孩的家长最好使用防走失绳,栈道最窄处真的只能容一人通过。

独自徒步的游客建议下载离线地图。部分区域信号微弱,提前把路线图截屏保存。下午四点后尽量避免进入未开发区域,山区天黑得早,导航失灵加上能见度降低,迷路风险大大增加。

常规药品要准备充分。创可贴处理水泡,晕车药应对盘山公路,肠胃药防备水土不服。海拔两千多米的地方,平时不明显的健康问题可能被放大。亲眼见过一位游客因轻微高原反应不得不提前结束行程,准备周全才能玩得尽兴。

6.3 环保游览注意事项

芦芽美的脆弱超乎想象。马仑草原的草甸恢复极慢,一个脚印可能需要整个夏天来愈合。景区铺设的木栈道不只是为了方便行走,更是保护植被的生命线。偶尔会看到游客为拍照踩进花丛,那些被压倒的野花再也站不起来了。

“带走回忆,留下脚印”不该是句空话。自备垃圾袋很小一个举动,对大山却是莫大尊重。塑料瓶在自然环境中降解要几百年,而一只松鼠误食塑料包装可能就会丧命。汾河源头的水那么清澈,谁也不愿意看到里面漂着矿泉水瓶吧。

野外用火绝对禁止。整个林区都是禁火区,包括吸烟。去年有游客在情人谷偷偷抽烟,差点引发山火,事后被列入旅游黑名单。真想提神可以嚼颗薄荷糖,既安全又能保持口气清新。

不打扰野生动物是基本修养。遇到松鼠讨食忍住投喂的冲动,人类的食物会让它们消化不良。拍摄悬空村的牛羊时保持距离,靠太近可能引发攻击。清晨偶遇出来觅食的野兔,静静看着它跳远比追上去对彼此都好。

尊重当地文化同样重要。悬空村居民不是景区演员,拍照前微笑示意,得到允许再举起相机。村民晾晒的农作物别为了构图效果随意移动,那可能是他们半年的收成。在茶馆休息后把椅子归位,这些小细节会让你的旅行更有温度。

真正热爱一座山的人,会像做客般彬彬有礼。芦芽山把最美的一面慷慨展示给我们,我们至少应该用文明游览来回报这份馈赠。下次来的时候,希望它还是这么美,甚至更美。

你可能想看: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