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伊犁喀赞其老街,感受共享家园融合之美

精彩的舞蹈受到游客和市民的欢迎。人民网李龙摄

人民网伊宁6月11日电(李龙)进入6月,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天山南北游人如织。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市,络绎不绝的游人让喀赞其民俗旅游区热度不减。

现场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人民网李龙摄

在伊宁市,喀赞其民俗旅游区仿佛是现代都市里的一处梦幻之境,一群群鸽子和一辆辆盛装“马的”,在大门前迎候游客进入童话般的蓝色之城。

精彩的舞蹈表演。人民网李龙摄

喀赞其民俗旅游区是以维吾尔族民族风情为主体的大型原生态人文景区,素有“南有喀什高台民居、北有伊犁喀赞其”的说法。旅游区内现有居民2万多户12万人,多民族聚居带来了文化与生活的深度融合,这里已成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齐放的特色区域。

漫步一条条老街,在嗒嗒的马蹄声和叮咚悦耳的马铃声中,满眼都是斑斓的色彩,处处显得宁静和悠闲。独具特色的庭院和百年民居,从洛可可式的浮雕到内墙装饰上丰富的几何图样,好像一座露天的民居建筑博物馆,它们是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产生的时光礼物。

“这里的民居色彩搭配很丰富,简直就是多巴胺配色。街区里非常安静,真是体验当地人生活的好地方。”来自西安的游客常慧说。

舞蹈演员为游客表演。人民网李龙摄

去年开始,投资3.8亿元的伊犁喀赞其传统民俗文化展示区加快建设,这一展示区包含石榴花展览馆、伊犁风情文化演艺中心、“其文化”体验推广中心、民族团结主题体验馆等,目前部分工程已建成。

乘坐“马的”的游客。人民网李龙摄

“这么多年对喀赞其的保护性更新改造就没有停过。”伊宁市卡山其民俗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马丽英说,历史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有了灵魂,旅游业才能更持久。

喀赞其老街吸引四方游客纷至沓来。人民网李龙摄

如今,旅游区内有58个不同风格的美丽庭院、88户居民家访点,游客接待量平均每天为8000多人次。一些家访点还根据游客需求,推出了馕的制作与烤制体验项目,让游客感受原汁原味的民俗。

游客正在拍照,蓝色就是喀赞其的主题色。人民网李龙摄

天色渐渐暗下来,站在老街巷道,一阵歌声伴着晚风拂面而来,“啊,亲爱的伊犁河,美丽的家乡,走进伊犁喀赞其老街,感受共享家园融合之美幸福的天堂……”

景区大门口,游客和市民正在喂鸽子。人民网李龙摄

你可能想看:

穿越时空的旅行,海口骑楼老街,感受历史的韵味与现代的融合

香港时尚新地标——走进太古广场,感受都市繁华与艺术气息的完美融合

探秘唐山,十大必游景点,感受工业之城的历史与自然之美

蒲松龄故居游览攻略:走进聊斋文化发源地,感受清代文人的生活智慧

探索嵖岈山风景区,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的完美融合

探秘宜兴竹海,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的完美融合

探索武夷山天游峰,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的完美融合

探秘失落的古城,走进庞贝,穿越时空的废墟之美

探秘山城巴渝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巡礼 引言 山城巴渝,即重庆,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是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也是众多文化遗产的宝库。在这里,每一处名胜古迹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将带您走进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感受巴渝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大足石刻 位于重庆市大足区的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晚期石刻艺术的代表。这里保存了从唐末到宋、明、清时期的石刻艺术,共有75处石刻群,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大足石刻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丰富的题材

千手观音图片高清下载与使用指南:轻松获取精美图片,感受慈悲智慧之美

云台山二日游,探索自然之美与经济实惠的完美融合

探索蓟县梨木台风景区,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的完美融合

国殇墓园:走进滇西抗战英烈安息地,感受历史记忆与爱国教育

峨眉山一日游,探秘佛国仙境,感受禅意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探索茉电影小镇,感受电影之美

探索蜀南竹海,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的完美融合

探索新西兰奥克兰,自然之美与都市活力的完美融合

白家大院:探索清代晋商传奇,感受北方民居与园林的完美融合

厦门集美学村旅游攻略:探索百年教育圣地,感受中西合璧建筑之美

雁栖湖,自然之美与生态旅游的完美融合

大夫山森林公园,自然之美与探险之旅的完美融合

2019年中国旅游,探索多元文化,共享自然之美

深圳九龙生态农业园,都市绿洲中的自然与科技融合之美

南塘老街:穿越千年的江南水乡活态博物馆,一站式体验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北京市第九中学:走进石景山区的教育生态圈,体验科技创新与人文素养的完美融合

探索黑龙潭旅游风景区,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的完美融合

探索唐山月坨岛,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的完美融合

探索北京房山十渡风景区,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的完美融合

探秘天竺山,自然之美与心灵之旅的完美融合

塔尔寺简介:探索藏传佛教圣地,感受宁静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