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中,借贷宝这个名字无疑是一个备受瞩目的焦点,从2016年因“裸贷”事件被央视《焦点访谈》点名,到2025年再次因“电子签”高利贷问题登上央视3·15晚会,借贷宝在8年内两次被央视曝光,其发展历程充满了争议与波折,借贷宝为何会频繁被央视点名?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借贷宝的崛起与“裸贷”风波
借贷宝,这个由国内私募机构九鼎控股倾力打造的互联网社交金融平台,自2014年成立以来,就以其独特的模式和创新的理念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好景不长,2016年,借贷宝因“裸贷”事件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裸贷”,顾名思义,就是借款人以手持身份证的裸照作为借款抵押,一旦逾期未还款,放贷人就会公开裸照,以此作为威胁,这种极端的借贷方式不仅侵犯了借款人的隐私权,更让借贷宝这个平台陷入了极大的争议之中。
当时,央视《焦点访谈》对借贷宝进行了深入的报道,揭露了平台上存在的种种乱象,报道指出,借贷宝上不少人的借入资金已经违反相关监管规定,民间放贷者将其视为借入借出赚利差的工具,这一曝光,让借贷宝的形象一落千丈,也引发了社会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监管的广泛关注。
“电子签”高利贷:借贷宝的新风波
本以为“裸贷”事件之后,借贷宝会痛定思痛,加强平台管理,规范借贷行为,事实并非如此,在沉寂了几年之后,借贷宝再次因为高利贷问题被央视3·15晚会点名。
这次的问题出在“电子签”上,借贷宝、人人信等电子签平台上的电子借条几乎不监管,利率竟然可以高达2234.69%,甚至有的案例中年化利率达到了惊人的5959.18%,这意味着,借款人借5000元,到手可能只有3500元,而短短7天内就要额外还1500元的利息,这样的高利贷行为,无疑给借款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央视财经的报道中,借款人洪先生的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从借贷宝平台借了5000元,到手3500元,7天内还款,由于无法按期还钱,他被放款人要求在借贷宝平台上支付展期费用,延长7天时间还款,但放款人私底下却让洪先生每天另外转300元利息,否则不同意延期还款,这样的“套路”,让洪先生陷入了无尽的债务泥潭。
借贷宝的应用场景与潜在影响
尽管借贷宝频繁被央视点名,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借贷宝官网称其为“打借条欠条、个人借钱、企业融资的平台”,为用户间借贷提供了电子借条合同,这种便捷、快速的借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人群的短期资金需求。
借贷宝的潜在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高利贷、砍头息、展期费等乱象的存在,不仅损害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借贷宝平台上的电子借条几乎不监管,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平台进行非法借贷活动,甚至涉及套路贷等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借贷宝的整改与未来展望
面对央视的点名和社会的质疑,借贷宝并没有选择逃避,相反,它积极回应了央视的报道,并表示将立即成立整改小组,彻底解决业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借贷宝也表示将继续主动与警方配合严厉打击不法分子,更好保护用户权益。
这样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但更重要的是,借贷宝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其业务模式和管理方式,加强平台监管和风险控制能力,才能真正赢得用户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可。
借贷宝8年被央视点名2次的事件,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和理性,在选择借贷平台时,我们要仔细甄别平台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在借贷过程中,我们要充分了解借贷条款和利率情况;在遭遇不法侵害时,我们要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才能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互联网金融时代中稳健前行。
评论